2023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全国辅助生殖周期数突破100万例,可这背后藏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——某中部省份的生殖医学中心统计,要求「定制」男孩的家庭占比高达62%。这数字像面照妖镜,照出了试管技术背后那根深蒂固的「香火情结」。老张家就是个活例子,三代单传的压力让夫妻俩跑了三家医院,非要「做个带把儿的」,气得医生直拍桌子:「咱这是治病,不是许愿池!」
翻翻统计年鉴就有意思了。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那年,山东某地的二胎性别比飙到惊人的135:100,活脱脱上演现实版「男孩大跃进」。不过这两年画风突变,像杭州、成都这些新一线城市,试管婴儿的性别选择开始出现「女多男少」的反转。妇幼保健院的王大夫说破天机:「现在年轻爸妈想得开,觉得闺女贴心,养儿子成本又高得吓人。」
技术这把双刃剑耍起来真是要命。广东去年就端掉个地下实验室,逮着个号称「包生儿子」的江湖郎中。可转头看看上海某高端私立医院,人家光明正大搞「家庭平衡」服务——头胎是儿子的就选女儿,这操作把伦理委员会都给整不会了。更绝的是东北某市,政府给生闺女的家户发补贴,结果三年下来自然妊娠的女婴比例愣是涨了8个百分点。
深圳最近搞了个新招数,所有胚胎移植必须「盲选」,就跟拆盲盒似的,不到移植当天谁都不知道性别。你还别说,这么一搞性别比立马正常了。教育界也没闲着,中小学课本新添了「性别平等」单元,00后们现在说起「重男轻女」都跟听上古传说似的。法律这边更是动真格的,去年全国查处非法性别鉴定案件同比激增45%,罚单开得那叫一个痛快。
瞅瞅现在这趋势,95后爸妈们越来越佛系。北京小两口李琦和王楠就是典型,做试管时跟大夫说:「来个闺女最好,要是儿子也行,健康就成。」这种心态正在蔓延,最新调查显示68%的年轻人认为「生儿生女都一样」。照这个势头发展,说不定再过十年,咱们真能看到试管婴儿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的那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