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突然发烧,翻出药箱里的布洛芬和扑热息痛,你是不是也纠结过该吃哪个?疫情期间抢药大战让这对「退烧CP」成了全民焦点,但关于它们的争议从未停歇——有人说布洛芬伤胃,有人说扑热息痛「温柔」,真相到底如何?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聊聊这对「退烧双雄」的安全经。
从成分上看,这对老搭档根本不是一家人。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大家庭,专治各种不服——发烧、头疼、牙疼甚至痛经都能镇住。而扑热息痛(学名对乙酰氨基酚)走的是「温柔路线」,主要靠调节体温中枢来退烧。有意思的是,2021年《柳叶刀》研究显示,在新冠患者中,两种药物退热效果不相上下,但布洛芬缓解全身酸痛的效果更胜一筹。
要说副作用,这哥俩真是各有各的「脾气」。布洛芬就像个暴脾气,逮着胃黏膜就是一顿输出。数据显示,长期服用布洛芬的人中有15%会出现胃部不适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——我同事老张去年连着吃三天布洛芬治腰痛,结果半夜胃出血送急诊,现在见着红色胶囊都打怵。反观摩热息痛,虽然对胃温柔,但专挑肝脏下狠手。美国FDA统计显示,每年有近500例急性肝衰竭病例和它有关,特别是那些「酒经考验」的朋友,混着喝酒吃药简直就是玩命。
特殊人群用药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。准妈妈们注意了,怀孕后期布洛芬可能影响胎儿心脏发育,这时候还是扑热息痛更靠谱。心血管不好的老人家也得留个心眼,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明确建议,冠心病患者优先选择扑热息痛。不过话说回来,儿童用药又是另一番景象——欧美国家更倾向布洛芬,毕竟退热持续时间能多出2小时,让家长和孩子都能睡个安稳觉。
要说最危险的,还得数「凭感觉混搭」。去年北京某三甲医院接诊的案例就让人心惊:00后小伙儿小王把两种药当糖豆吃,三天干掉20片,结果肝肾双衰竭进了ICU。其实专家早有提醒,两种药联用必须间隔4小时以上,24小时内布洛芬别超4次,扑热息痛总量要控制在4000mg以内。
说到底,安全用药的秘诀就藏在细节里。肠胃不好的选扑热息痛,关节痛的挑布洛芬;吃布洛芬记得餐后配护胃药,用扑热息痛就别惦记小酒。家里备药时,不妨两种都存点——就像我家药箱,布洛芬应对顽固疼痛,扑热息痛留给需要护胃的时候,再配上个用药记录本,每次吃药都记个账,既安全又安心。
最后唠叨句大实话:没有绝对安全的药,只有会用药的人。下次再发烧时,别光盯着网红攻略,花5分钟看看说明书,或者打个电话问问药师,可比盲目跟风靠谱多了。毕竟咱们的肝胃心肾,可经不起试错啊!